心理学家陈海贤:面对失序的世界,我们如何缓解焦虑!

2022年5月23日
By

本轮上海封城,让很多人的内心秩序崩塌。食物短缺、居家办公、信息过载、和家人在家里长期相处,种种因素都加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。

5月12日,复育智库邀请心理学家陈海贤为一家外企做了主题为《疫情之下,如何缓解内心焦虑》的讲座。本文整理了陈老师的分享内容,希望可以让您在纷乱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安宁。

一、 旧世界坍塌引起内心失序

我们熟悉的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熟悉了,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开始变得让我们困惑。我们都在迷茫新世界什么时候来临?新世界又是什么样子?

对于这些疑惑,我们都没有答案。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内心秩序在慢慢坍塌,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?

社会心理学家罗尼·吉诺夫·布尔曼在《破碎的世界假设》一书中曾提出三个假设,可以说是旧世界的三块基石,这三个假设也是我们保护自己的方式,构成了我们的日常,让个人、社会、组织变得有序。这三个假设分别是:

1.认为世界是友善的。

2.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。

3.这个世界是安全、可控和可预测的。

但现在这三块基石正在一块块被打碎,于是焦虑就伴随而来了。

人的内心一直都有一种渴望,当这个世界是稳定并且可以预期的时候,我们可以感觉到安全感和控制感。而当这个世界变得不稳定且不可预期的时候,我们就会有失控的焦虑感。

很多人认为焦虑是无用的情绪,但事实并非如此,好的焦虑可以激发我们的能量以应对可能的敌人,它是我们身体的一种动员力,调动活力来应对可能的危机。

但是当我们一直在焦虑的状态下,当“敌人”出现的时候,我们却没有办法做些什么,这种焦虑带来的压力还在不停的持续,这样就变成了坏的焦虑,会一直消耗我们的能量,让我们无所适从。

因此我们要理解,焦虑不是对坏事的反应,而是对不确定的反应。在疫情当下,我们面临的就是这样的焦虑。

图片

二、如何处理疫情期间的焦虑

01 应对信息过载的焦虑 ——在过度的信息中寻找控制感

疫情期间,大家在睡前或者起床后应该都会有不停的刷手机信息的习惯,可是越刷越觉得愤怒、悲伤、无所适从,却又停不下来。当刷到很多不幸的信息时,我们还会产生替代性创伤,出于同理和共情,就像自己发生了不幸一样,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。

越是在不确定的时候,我们越是在各种信息中搜寻一种确定的东西,也非常迫切的想知道我们的战斗对象是谁,谁是我们的敌人,谁是我们的朋友,这是一个寻找确定感的过程,也是产生信息过载焦虑的原因。

我们现在陷入到因为焦虑而寻找信息,又因为寻找到的信息而加重焦虑的循环当中。要摆脱这样的恶性循环,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信息,重新构建信息库,屏蔽一些无用信息的来源。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查看信息,在这个时间之内允许自己愤怒、不安、指责,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。在其他的时间则好好地生活,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部分需要我们去关照。

这种情况下,一个疑问又随之而生:“我会不会变得太冷漠了?”

不要担心这样会变得冷漠,好像只关注自己,不关心他人。这个世界需要很多的平静,这个平静会变成世界的秩序的一部分。当我们不具备应对过载的信息仍然保持平静的能力时,不妨就安静下来去“耕种心田”,让心田结出安宁的果实,给世界多一份安宁。

我所找到的平静,就是社会多了一份平静,我守卫了一份安宁,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焦躁,少一些戾气。

图片

02 应对工作和生活不分的焦虑——手动制造区隔

工作和生活区分的本质其实是时间和空间的区隔。办公室与家的区隔,办公时间与个人生活时间的区隔,这些区隔制造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秩序感。

不妨在家里制造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区分,为自己造一个“场”,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书桌,但是在这个书桌前,当你坐下来的那一刻,就提醒自己工作的时间到了,要心无旁骛。慢慢地让它变成一种习惯,每次进入这个“场”,大脑就会给你释放信号。

我们可以为自己制造很多这样的“场”,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特定的事,在看似“混乱”的生活中制造一种难得的控制感和秩序感。

图片

03 应对未来的焦虑——控制的两分法

人对未来的忧虑有一个心理上的自然缺陷,那就是人容易想象环境的恶化,却无法想清楚自己会如何应对。其实人的适应力是非常强大的,很容易慢慢的适应一件事情,这是人的一种适应机制。所以我们面对这种失控的情况,可以去尝试一下控制的两分法。

不妄图控制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——顺其自然

而努力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东西——专注精进

当我们面对当下所有让我们烦恼的事情时,都可以问一下自己,这是我能控制的吗?如果不是,那什么又是我能控制的?在所有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中,其实都有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。

我们不能控制疫情什么时候结束,不能控制外界应对疫情的方式是否合理,但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是,怎么把生活过好,怎么踏踏实实的把工作做好,怎么过好每一天,把精力专注于当下能做的、愿意做的事情,无论怎样,我们都有一份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。

图片

04 应对亲密关系的焦虑——彼此沟通

疫情之下,每个人的心中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焦虑感,焦虑感会激发我们对家人的控制感,因为焦虑会让人很想去控制一些东西。疫情也让原先没有解决的一些家庭矛盾无处可逃,甚至让矛盾更加凸显或者激化。同时疫情也让家人之间独处的空间变少,缺少边界感,这些都变成了家庭矛盾的来源。

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绝对不应该是逃避或指责,当面对一些让我们不那么满意的行为时,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进行有效沟通,给予对方安全感,放弃头脑中的“应该”,学习和家人“谈判”,不要去强迫他人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,先把自己做好。不要把家人变成“敌人”,而应该借现在的机会变成“盟友”。

图片

05 应对失序的焦虑——重构意义感

我们对当下有很多的愤怒,有很多的不满,很希望不顺利的时间可以快些过去。但是一行禅师说过,“不顺利的时间,也是你的时间,你有责任把它过好”

我们可能都想象过疫情结束了要去做些什么,不要把这些愿望变成挫折感的来源,不如把它变成对当下生活的指引,比如现在不能出门去吃大餐,但是可以趁着在家的时间,磨练一下厨艺。

疫情给了我们一个机会,让我们重新审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,提醒我们什么重要,什么没那么重要,什么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。

所有旧秩序到新的系统过渡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。

1.结束。我们过去的一些东西已经失去了。

2.迷茫。不知道内心的秩序在哪里,茫然失措,原来的目标和价值都会被质疑。

3.重生。新的、我们相信的东西慢慢出现。

人总是需要相信一些东西,才能构建充足的意义感,才能有一块坚固的“地方”让我们可以寄托我们的人生。

要相信,虽然我们脚下原本坚固的板块正在一点点破碎,但总会有新的、可以让我们相信的东西存在。

我们当下确实是处于灾难之中,跟疫情前正常的生活相比,肯定会有很多的失落,但回过头来看,也许也还是会有我们值得庆幸和感激的地方。

– 结语 –

疫情总会结束,我们的心中也会有一些新的芽长出来。就像沉香一样,当树受伤了,伤口上分泌的疗愈物质慢慢沉积,变成了珍贵的香料。

人的成长也是如此,疫情把我们逼到一个困难的境地,让我们去面对、去解决、去想办法,从灾难中寻找一些适应的机制,慢慢的我们的思维、想法发生了改变,成为我们构建新世界的基础。


邀请陈海贤老师授课,请联络复育智库,18917311848